|
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中7月7日電(記者 方敬為)美國對等關稅90天寬限期7月9日屆滿,針對台美關稅協議的可能走勢,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目前有幾個因素可能使得美國對台關稅課徵有負面走向,包括中美關係的變化,以及台灣對美貿易持續出超等情況,都不利美台關稅談判。
黃齊元,美國史丹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藍濤亞洲總裁,具有30年投行和創投經驗,兼任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中國大陸併購公會理事、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等職。
隨著對等關稅寬限期即將屆滿,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表示,從7月4日開始,將陸續向10到12個貿易夥伴寄出通知函,稅率從最低10%到最高上看70%,收到通知的對象須從8月1日起支付新關稅。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3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聲稱全球約100個國家將支付約10%的對等關稅。
對於美國對台課徵關稅稅率的走向,黃齊元認為,目前尚無法過於樂觀,因為近期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正在變化當中,加上台灣對美貿易持續出超,相關情況,都可能使得美國無法輕易調降對台關稅課徵。假設最終公布結果,美國對台關稅稅率下降,也不排除會有所謂“附帶條件”的可能,有待觀察。
在中美關係變化方面,黃齊元說明,包括有媒體消息指出,特朗普將親自率20多家美國企業主到中國大陸訪問,可能在今年10月左右,組織美國企業CEO代表團訪華,可能有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蘋果執行長庫克等。此外,也傳出中國大陸將邀請特朗普、俄國總統普京等參加9月3日的閱兵大典,這些都間接顯示,美國與中國的互動關係正在轉圜,揭示美中俄三大強權“大交易”時代來臨。
黃齊元指出,當美國、中國、俄國有共識彼此要避免交惡的前提下,台灣的立場就會相對薄弱,因為中國大陸將台灣視為“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台灣很可能成為中美交涉過程的談判籌碼,當台灣被籌碼化,美國對台關稅的課徵不太可能放緩,因為更需要趁機會從台灣方面獲取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