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最新消息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鏡頭:兩岸中山橋古蹟命運大不同
http://www.crntt.tw   2025-07-07 00:14:38
蘭州中山橋遊客如織。(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7月7日電(記者 方敬為)位在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的“中山橋”建於清代,是當地第一座跨越黃河的永久性鋼桁架橋,1928年為紀念孫文改名中山橋,該橋保存迄今,從車輛行駛的路橋改為人行徒步橋,成為當地知名的旅遊景點,遊客如織。有趣的是,中山橋古蹟兩岸都有,但命運大不同,台灣包括台北、台中都有登錄文資身分的中山橋,前者被分段拆除存放,待重組,後者則仍作為道路使用,並無特別代表性。

  蘭州中山橋,舊名第一橋,長233.5米,又稱蘭州黃河鐵橋,是鋼桁架橋,坐落在白塔山下,橫跨黃河兩岸,是蘭州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和地標之一。於1909年8月19日建成通行,成為蘭州歷史上第一座跨越黃河的永久性橋梁。該橋樑工程由清朝甘肅洋務總局與德商天津實業泰來洋行(Telge & Schroeter)於1906年10月28日簽訂了包建合同,1908年5月9日正式開工。1928年為紀念孫文,改名為“中山橋”。

  蘭州中山橋如今成為該市知名景點,夜間還會亮起燦爛燈火,伴隨著夜遊黃河觀光船艇,別具風情。蘭州中山橋串起黃河兩岸,海峽彼岸的台灣也有被列為歷史建築的中山橋,分別在台北市與台中市,但與蘭州中山橋的盛況大不同。

  台北市中山橋建於1901年日據時代,位於台北市中山區,跨越基隆河,連接南岸的圓山與北岸的劍潭山,2001年9月,納莉颱風過境北台灣,造成大台北地區嚴重水災,為了防汛北市府決定將橋樑拆遷重建,2002年2月宣布,“在水利影響及文化景觀雙重考量下,中山橋將登錄為歷史建物,並遷建易地重現其風華。”但時至今日橋體仍然被堆置存放,等待重組。

  台中市中山橋,又稱中山綠橋,是位於台中市中區的一座歷史建築,跨越綠川,最初興建於1908年日據時期,原名“新盛橋”,台灣光復後被改名為中山橋迄今,於2004年登錄為歷史建築。該橋樑在台灣縱貫鐵路開通典禮時興建,用以迎接日本皇室成員,現今仍做為道路通行使用,並保留古典的拱型橋梁樣式,但由於該橋長僅22米、寬僅10米,規模不大,並無特別的城市代表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