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首爾8月22日電(記者 崔銀珍編譯)在8月18日《韓國日報》的專欄中,前駐美大使、慶南大學特聘教授安豪榮強調,在即將舉行的韓美首腦會談中,針對美國提出的“韓美同盟現代化”相關要求,韓國應從三個方向予以應對。他指出,對於美國在地區安全、應對朝鮮以及增加國防預算方面的要求,韓國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接受;但在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的討論中,則應根據安全環境尋求整體的平衡感。以下為專欄全文:
對韓美同盟現代化的關注日益高漲。其核心人物是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他的主張可歸納為兩點:第一,韓國應大幅增加國防開支,以承擔對朝鮮的防衛責任;第二,應通過同盟現代化來應對“地區安全”問題。所謂“地區安全”,可被解讀為加強對中國的應對。科爾比的主張將通過美國在秋季發布的《國家防衛戰略》報告正式化。
對於美國的立場,我們應從三個方向加以應對。第一,有一些課題是我們必須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的。“地區安全”涉及駐韓美軍在台灣有事時的動員等戰略靈活性、韓國的參與,更根本地說,是在美中之間設定韓國坐標等極其重要且複雜的問題。因此,過去某些政府曾迴避明確表態,而是根據具體事務逐案應對。當時筆者曾主張,依賴這種模糊立場將首先失去美國的信任,最終也會失去中國的信任,難以持續;我國外交應明確表明其立場是基於“規範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我們不可放棄的規範之一是不得承認“以武力改變現狀”的原則。考慮到強權政治的回歸——將武力使用視為理所當然、以烏克蘭戰爭為契機加強與俄羅斯合作、加速核與導彈乃至常規武器擴充的朝鮮,以及支持其的俄羅斯與中國等,圍繞我們的安全環境正在發生變化,因此對“地區安全”的參與應予以強化。2006年韓美之間發表的關於戰略靈活性的聯合聲明,以及近年來不斷加強的韓美日安全合作,應成為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