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防院”分析員林佳宜表示,台灣的“晶片外交”具有風險。(照片:“國防院”網站) |
中評社台北10月7日電/南非片面將台灣駐處遷移及降格,“賴政府”日前祭出晶片限令,以此為籌碼,要求南非與台灣協商。台軍方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分析員林佳宜9月25日在分析報告中指出,台灣晶片在南非中高階IC、車用晶片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台灣的“晶片外交”也具有風險,若處理不慎,有可能迫使南非更依賴大陸產品,甚至在政治上更靠攏大陸。
斐方於7月片面宣布將台灣駐處名稱降格,並將原位於首都的“駐南非台北聯絡辦事處”移出首都,台外交部與經濟部合作,日前公告限制晶片輸入南非,才2天就迫使斐方同意協商。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國防”院國安所政策分析員林佳宜在《“國防”安全雙週報》分析指出,晶片外交雖不構成武力威脅,但其“科技即籌碼”性質,已逐漸與經濟制裁、出口管制並列,成為新型態的“準安全政策工具”。
不過,林佳宜說,南非在半導體領域對台灣與大陸的依賴程度存在明顯差異。南非直接自台灣進口的晶片金額不高,2023年僅約50萬美元,多數台灣製晶片是透過歐盟或美國整機設備間接輸入;相對之下,大陸已是南非電子積體電路與零組件的最大來源,尤其在車用MCU、功率半導體與通訊晶片等成熟製程領域依賴度最高。
林佳宜表示,至於人工智慧晶片與高效能運算需求,南非主要依靠美國品牌與台灣代工的先進製程產品,若台灣以“晶片外交”限制出口,成熟製程產品的缺口可能由大陸填補;但在先進製程與資料中心級AI晶片上,特別是在中高階IC、車用晶片、網路設備處理器及人工智慧邊緣運算晶片領域,台灣的技術與產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不過,分析中認為,這也可能迫使其更依賴大陸產品,讓大陸在國安與軍民融合領域對斐擴大滲透,對台灣及盟友的戰略利益形成潛在挑戰;甚至在政治上更靠攏北京,反而強化大陸在非洲的影響力。
此外,若南非社會將出口限制視為台灣“懲罰人民”的行為,可能損及台灣在國際上的道德形象。因此,林佳宜建議,台灣在推動晶片外交時,必須兼顧象徵性與精準性,選擇高階晶片進行差別性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