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陽科大飛航系主任盧衍良。(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7月7日電/針對中國大陸接續啟用M503航路及W121、W122、W123支線航路,朝陽科大飛航系主任盧衍良指出,相較於大陸6日宣布啟用的W121航路,W123即將面臨廈門新機場完工,更可能遇到航管難題,飛安不可不慎。
大陸東南沿海的內陸空域,過去只使用一條A470,結果該航路過度擁擠,航班時常延誤,被國際飛行員協會稱為“黑星”(Black Star)航路。大陸於是在2015年1月12日發布飛航公告,在台灣“海峽中線”西側畫設M503、W121、W122及W123等4條新航路,當時因M503航路距“海峽中線”相當近,曾引起諸多關注與討論。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朝陽科大飛航系主任盧衍良表示,兩岸航線訂有南、北航路協議,例如台灣往返北京、上海等,走的就是北航路。W121航路雖與金門、馬祖的航班運作無涉,大陸啟用M503與W121銜接後,是否影響到兩岸航線從北航路進出的既有航管作業,對飛航管制程序造成影響,兩岸必須從飛安角度共同討論。
此外,相較於W121航路,盧衍良認為廈門新建的翔安機場即將落成,該機場規模較原本的高崎機場更大,且與金門尚義機場距離更近。未來若開通W123航路銜接翔安機場的離到場程序,更將可能直接影響到現有往返金門航班的飛航管製作業,值得觀察和注意。
盧衍良,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博士,曾任行政院飛航安全委員會飛安組工程師、真理大學航空運輸管理學系與觀光旅運培訓暨研究發展中心主任,現任朝陽科技大學飛行與民航人員技術系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