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9日電/“前方發現‘雷區’!”初秋,中國海軍某掃雷艦大隊一場實戰化掃雷訓練在某海域展開。該大隊張家港艦剛到達預定海域,便接到導調指令。該艦艦長迅速進行戰鬥部署並下達作戰命令,官兵立即進入各自戰位,全艦進入戰鬥狀態。
作戰指揮室內,戰鬥氣氛撲面而來。由於水下環境複雜,聲呐兵不斷變換探測頻率和探索方位,加強對水下目標數據的收集研判。“發現疑似目標……”隨著聲呐兵上報目標數據,急促的腳步聲響起,官兵快速投入掃雷戰鬥。“鎖定目標,投放掃雷具!”聲呐兵屏住呼吸,持續關注水下動態。
艦艇駛入“雷區”,艦長果斷下令:“掃雷具通電!”1秒、2秒……一枚沉底水雷被成功“引爆”。
特情想定此起彼伏,實戰科目環環相扣。機電部門報告:機艙中彈、破損漏水,數名艦員“受傷”。
“組織堵漏排水!”損管警報驟然響起,損管隊員們按分工攜帶器材奔向“受損”艙室,對艦艇破損處展開堵漏作業。與此同時,救護小組對“受傷”艦員展開緊急救治。滅火、堵漏、裝備搶修、戰傷救護……官兵密切配合,在預定時間內完成各項作業。
“此次訓練,我們重點組織艦艇水雷偵察及掃雷訓練,旨在進一步規範探雷、掃雷作戰指揮流程,提高單艦艇完成任務能力。”該大隊領導介紹,今年以來,他們聚焦反水雷作戰特點,組織官兵圍繞聲呐受干擾、掃雷具水下信號中斷等重難點問題開展專攻精練,多項訓練成果得到實戰檢驗,部隊戰訓耦合水平進一步提升。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