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俄羅斯報》7月4日刊發文章,題為《“樅樹”攔截無人機:發射後不管,剩下的事它自己完成——俄羅斯無人機優勢何在?》,作者是葉夫根尼·庫茲米喬夫。文章摘編如下:
小巧、快速、精準。這三個詞可以用來形容俄羅斯最新的“樅樹”攔截無人機。它自2024年以來成功應用於特別軍事行動。
“樅樹”可被稱為首個量產的“袖珍式”防空無人機型號。這種攔截無人機便於隨身攜帶,在面臨敵方無人機攻擊威脅時,可以快速朝來襲目標的方向發射。
接下來“樅樹”會自己完成所有事情。這種攔截無人機按照“發射後不管”的原則運作,類似於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它的設計理念是以動能摧毀目標。與其“兄長們”不同,“樅樹”不會在目標附近爆炸並用殺傷破片覆蓋目標。它是以高速撞擊目標無人機,使其偏離航向,並用自身的質量將其摧毀。
“樅樹”的加固機身即是戰鬥部,執行撞擊功能。一旦擊中無人機,不會留給後者任何機會。
“樅樹”速度很快,機動性強。憑借這些特性,加上帶有人工智能元素的先進攔截與跟蹤系統,它已經在特別軍事行動區證明了自己是一款高效的攔截器。
用於發射該無人機的是一種手持可重復使用的彈射器。任何一名士兵都可以瞄准目標和發射這種無人機。包括海軍陸戰隊在內,各部隊都在積極使用“樅樹”無人機。
網絡上有很多視頻畫面,可以看到“樅樹”是如何摧毀空中目標的。士兵將攔截器對准無人機,發射在自動模式下進行,這得益於計算機視覺和內置的人工智能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