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兩岸專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章念馳:記黃年先生 思兩岸關係演變
http://www.crntt.tw   2025-10-02 11:31:54
黃年先生
  中評社香港10月2日電(章念馳口述 章明徠筆錄)稍知一點兩岸關係的人,無不知道台灣有個《聯合報》。它是溝通兩岸的橋樑,如果沒有《聯合報》,台灣對大陸或者大陸對台灣的瞭解就會有更多盲點。

  《聯合報》的創辦人王惕吾先生是蔣介石的近臣,隨國民黨去台灣,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創辦《聯合報》,成了國民黨最重要的喉舌,忠實地捍衛國民黨的權威,堅定地堅守一個中國原則,不遺餘力地支持統一,立場堅定地反對台獨。當時的兩岸關係,“一個中國”根本不是問題。95%以上台灣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95%的人也擁護統一。當時台灣還有《國統綱領》,還設立了“國家統一委員會”,兩岸鬥爭焦點是誰代表一個中國,用什麼方式來統一,誰來統一誰。《聯合報》就站在一個中國的法統上,堅守“漢賊不兩立”的立場,各自為主服務。他們的“一個中國”觀念甚至比我們還堅定,因為台灣已經無路可退,台獨對他們不啻是滅頂之災。

  台灣曾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封閉、專制的統治。一切都是黑箱操作,人民幾無知情權。隨著時代變遷,國民黨開放黨禁、報禁,走向本土化,民主化也乘勢而起。人民普遍感受到知情權的歡樂,報紙也竭盡所能報導台灣的大大小小事情,以取悅人民。社會的透明度大大提高,台灣當局變得無密可保,所以閱讀台灣報刊成了瞭解台灣最重要的窗口。

  我每天強讀台灣報刊,所以在對台研究方面有比較大的發言權,有關部門還專門請我去講如何讀報,如何從報紙上瞭解台灣的一切變化。我尤其愛讀《聯合報》,他們是站在整個中國立場上來看待問題,跳出了狹隘的國共鬥爭和統獨鬥爭,與我的理念非常契合。汪道涵與我們一些學者,正是站在整個中國的立場上,站在中國實現現代化的立場上,站在民族復興的立場上審視問題的。當然,《聯合報》每期也會刊登大陸新聞,報導許多台灣人不知,甚至連大陸人都不知道的消息,讓我們又愛又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