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兩岸專區 】 【打 印】 
台青答中評:金頂覓親切 李莊感同心
http://www.crntt.tw   2025-09-27 00:45:11
川師大台生廖妤軒在峨眉山金頂掛許願牌祈福(中評社 邱姿爽攝)
  中評社峨眉山9月27日電(實習記者  邱姿爽)9月26日,2025“秋游四川”台灣自媒體人參訪團踏上峨眉山之行。來自四川師範大學的台生廖妤軒在參訪途中向中評社記者分享了自己的見聞。她表示,回顧這些天的行程,不論是金庸武俠中的峨眉派記憶,還是之前到訪的李莊古鎮的文化抗戰往事,都讓她深刻感受到兩岸文化的緊密聯結。

  初抵峨眉山,雨霧為這座名山披上朦朧外衣,卻不減其獨特魅力。“金頂香火很旺,聞到香火味就覺得很親切。”廖妤軒提及,家中常有“拜拜”習俗,而峨眉山的宗教氛圍與台灣一脈相承,彌勒佛的慈祥模樣更讓她印象深刻。她直言,兩岸同胞在宗教信仰上的互通,讓初次到訪的自己毫無距離感。

  談及對峨眉山的初印象,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是繞不開的話題。“之前看劇時就對周芷若和峨眉派很好奇,還想著會不會遇到峨眉派弟子。”當得知現實中確有峨眉武術,並且是正統武學傳承,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而非小說中虛構的“女派”時,她表示對峨眉山的認知更加清晰,也為認識到這一武俠文化符號的真實面貌感到驚喜。

  行程過半,最讓她觸動的並非名山大川,而是李莊古鎮的文化記憶。作為在校學生,她對學者始終懷有敬仰之情,而李莊的抗戰往事更顛覆了她對“抗戰”的傳統認知:“原來不一定要拿武器上戰場才叫抗戰,學者們在亂世中保護文物、堅持研究,也是一種文化抗戰。”更讓她感慨的是,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不少文物曾在此暫存。“這些文物見證了兩岸的歷史聯結,這種文化紐帶是斷不開的”。

  此次參訪讓廖妤軒看到了書本之外的歷史與風景,也讓她深刻體會到兩岸同胞在文化根脈上的緊密聯繫。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