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兩岸專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參訪哪吒行宮 台胞感慨兩岸哪吒文化創新
http://www.crntt.tw   2025-09-26 00:50:31
哪吒洞內的哪吒神像,距今已有至少1600年歷史(中評社 邱姿爽攝)
  中評社宜賓9月26日電(實習記者 邱姿爽)9月25日,2025“秋游四川”台灣自媒體人參訪團來到四川宜賓翠屏山哪吒行宮,循著台灣黃彰先生的足跡探訪這座文化地標,感受兩岸哪吒文化從信仰傳承到潮流創新的深度聯結。

  據介紹,1990年初春,台灣嘉義市開基南天門太子宮主持黃彰先生,因夢中得哪吒指引,跨越海峽受托修復翠屏山哪吒洞斷臂神像。他僅憑“翠屏山”三字遍歷上海、江浙、四川多地,終在宜賓尋得哪吒洞窟。消息傳回台灣後,當地信眾組成300餘人次觀光團赴宜,開啟兩岸哪吒文化交流熱潮。

  三太子(又稱中壇元帥)信仰在台灣已有三百四十多年的歷史,哪吒被台灣道教列為主要神祉祭祀,全台灣有哪吒廟四五百座。而經考證,宜賓市內的翠屏山哪吒行宮內的哪吒洞至少有1600多年歷史,雖因歲月流轉淡出眾人視野,千年之後卻再度因海峽對岸的同胞的到來被眾人熟知,這恰恰是對兩岸文脈相通的深刻印證。

  正如川師大台生廖妤軒所言:“台灣民眾重視‘拜拜′文化,也有‘拜拜′三太子(哪吒)的傳統。而兩岸同供奉哪吒、同懂哪吒故事,會讓我覺得兩岸之間的距離並不遙遠。”行宮內滿是台灣宮廟的參訪照片,相關印記更讓台灣青年直呼“親切”。

  行宮重建時,黃彰先生捐資9400美金(折合人民幣10餘萬元),台灣多座宮廟也紛紛捐贈,相關記錄至今鐫刻於石碑;同年兩岸共同懸掛“海峽同尊”匾額,1998年洞內神像更送台修復,經全島信眾半年募捐後披金鍍彩返宜。如今,行宮“來賓朝聖牆”每半年更新一次,累計接待兩岸及東南亞參訪者超41萬人次,其中台灣旅遊團達40餘個,成為宜賓對台文化交流基地。參訪中,眾人駐足“護佑兩岸炎子孫”匾額前,這塊1991年題寫的匾額,與“兩岸同尊”供奉哪吒的傳統文化,一道印證著兩岸同宗同文同種的深厚根脈。

  從傳統信仰到潮流表達,兩岸哪吒文化創新更顯默契。台灣梅花網記者衣冠城提到,台灣的哪吒信仰以“護佑孩童”為核心,現今還發展出電音三太子的潮流形象——原本是廟宇出巡的配角人偶,結合電子音樂後成了一個文化亮點。“看到大陸《哪吒2》動畫電影爆火,雖然兩岸對哪吒傳說再創作的方式稍微有所不同,但也會發現其實我們有共同的信仰。”

  川師大台生廖妤軒告訴記者:“之前對哪吒的印象是源於小時候我媽開玩笑說你調皮的話就讓三太子修理你,自己一直也有拜拜三太子的習慣。而長大後看到大陸這邊爆火的《哪吒2》,則被其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震撼到。”從小伴她成長的“三太子”又有了新的內涵。

  她感嘆道:“大陸的《哪吒2》 電影爆火,台灣的電音三太子出圈,其實兩岸都在說不同的哪吒故事,但是他們都是相通的,而且就可以感受到兩岸在做不同的哪咤故事的時候,他們最終都是一樣的信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