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民黨前秘書長李乾龍接受採訪(中評社 邱姿爽攝) |
中評社宜賓9月26日電(實習記者 邱姿爽)9月24日,多位台灣各界人士齊聚2025“兩岸情·李莊行”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活動現場,圍繞兩岸文化傳承與交融展開深入交流,分享感悟與期許,傳遞出兩岸同根同源、文化相連的深厚情誼。
中國國民黨前秘書長李乾龍強調,應借助文化藝術交流,推動兩岸走向和睦、和諧、和平,助力中華民族團結一心。
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表示,大陸各地文化雖各具特色,但皆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的地域文化更是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他認為,以各地文化特色為紐帶開展兩岸交流,能有效加強兩岸民眾的心理融合,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
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此次帶領馬英九基金會“大九學堂”青年訪問團走訪各地抗戰遺址、遺跡等,回顧抗戰時期大慈寺、李莊等地保護珍貴文物的歷史。他指出,讓年輕人親身感受80多年前民族團結、一致對外的精神,有助於強化文化認同;同時,大陸對台灣藝術家的重視與接納,如以巫登益美術館為交流象徵,彰顯了兩岸文化連接不可斷裂,兩岸本是一家人。
台灣彩墨藝術家巫登益希望以“兩岸一家親”為理念,搭建起連接宜賓與台灣的橋樑,推動兩岸融合發展,讓台灣年輕人深入瞭解大陸鄉村的人文魅力。他計畫以筆墨為載體,在傳承中華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並依托美術館打造新的兩岸交流平台,為文化交融盡心盡力。
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永萍強調,許多遷台的思想家、藝術家,是當代台灣地域文化的重要根基。即便歷經遷移,他們仍扎根台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台灣成為中華文化創新寶地。她特別指出,李莊作為抗戰時期護衛文化與學術的基地,為台灣提供了關鍵文化養分,台灣應深化與李莊的關聯,銘記其在艱難時刻守護文化和學術的決心,並充分發揮李莊巫登益美術館在兩岸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此外,活動期間還舉辦了兩岸青年街舞精英邀請賽和“台灣青年在川創業的實踐與思考”分享會,來自金門體育會霹靂舞運動委員會的張維剛提到,本次赴川他結合哪吒三太子故鄉的文化背景,參考國產哪吒系列電影劇情,將哪吒的傳統英雄形象與霹靂舞動作融合起來,以全新形式詮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哪吒的勇敢與堅定的意志。
台灣自媒體經營負責人王加加則分享了自己在宜賓的見聞,她建議以美食、景點為切入點,結合農家樂、醫學、IT建設、藝術發展等領域,推動兩岸青年交流,希望更多台灣同胞看見大陸的發展進步。
擁有6年大陸鄉村支教經驗,聚焦教育與鄉村振興事業的台灣自媒體人廖家興,呼籲兩岸青年用自媒體記錄大陸生活,為兩岸交流創造更多機會。
此次台灣各界人士在李莊的交流,印證了中華文化是兩岸共同的精神紐帶,也為未來兩岸文化交融與深度合作注入了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