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媒體人採訪結束後,在石屏合影留念(圖片來源:中國台灣網) |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據中國台灣網報導,8月6日至8月10日,由雲南省台辦主辦、紅河州台辦協辦的第三屆“情牽兩岸·滇台同行”暨台灣網絡新媒體人採訪活動在紅河州舉辦,來自台灣的17名新媒體人和8名大陸媒體記者組成全媒體報導團隊(以下簡稱“採訪團”)先後到彌勒、蒙自、建水、石屏,深入感受紅河州多彩民俗文化和優美自然風光,體驗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講好“兩岸一家親”生動故事。
體驗“滇味”民族風——在藝術與文化中觸摸滇南脈動
採訪團第一站來到了高原葡萄之鄉彌勒市,參觀了“東風韵”藝術小鎮,在葡萄酒莊園、玫瑰莊園、百合莊園、森林公園、湖濱濕地等景點打卡拍照,以鏡頭捕捉光影,以筆觸記錄感悟,在自己網絡社交賬號記錄“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將彌勒的獨特魅力通過網絡傳遞給台灣同胞,讓兩岸共賞來自滇南的浪漫,通過互聯網拉進兩岸心靈距離。
台灣新媒體人吳旻文表示,希望通過自己拍攝視頻和直播,讓更多島內民眾認識紅河、瞭解紅河,吸引更多台灣青年到紅河州這片沃土感受多樣民族文化,喚起彼此的文化共鳴。
品過橋米線、穿民族服飾——在舌尖與心間觸動文化共鳴
採訪團第二站來到了“中國過橋米線之鄉”蒙自市,品嘗了地道過橋米線,通過舌尖上的溫度感受百年過橋米線的歷史傳承。在碧色寨滇越鐵路歷史文化公園,台灣新媒體人穿上向往已久的民族服飾,零距離感受紅河州民族文化,進一步瞭解民族服飾所承載的民族文化內涵。從煙火餐桌轉向“百年滇越鐵路”,兩岸新媒體人深切感受到滇南發展中“守正”與“創新”的交響,為共同追溯歷史、傳承文化增添了鮮活注腳。
台灣新媒體人李湘銘表示,過橋米線不僅味道鮮美,更是承載著深厚歷史的文化符號,我已經迫不及待要把這些體驗分享到社交平台,好好向台灣的朋友推薦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