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青年曾同學接受中評社的采訪(中評社 劉一瑋攝) |
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實習記者 劉一瑋)2025兩岸青年峰會7月3日在北京開幕。來自台灣的曾同學接受中評社採訪時表示,這是她第一次來到北京,過去雖然去過四川、重慶、山東等地,但此次以藝術創作為主題的交流形式,讓她對大陸的認識更深入,也更有溫度。
“這次的活動我們是以‘北京的胡同’為創作主題。”曾同學介紹說,她和一位來自四川的大陸同學被安排為室友,彼此分享了自己的藝術作品和創作理念,儘管正式開始創作的時間還不多,但從第一天的交流中就互相交流,她的室友擅長水彩和立體黏土,而她自己則主要從事水墨創作。她認為,這種一對一的配對式藝術交流,不僅是作品的對話,更是一次文化經驗的交換。
談及為何選擇水墨作為主要創作媒介,曾同學表示,水墨畫是一種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藝術形式,“它的發展歷史比西方藝術更早,承載著東方美學對自然、意境和哲思的獨特表達”。她進一步指出,當代水墨早已突破傳統筆墨和題材的限制,能夠結合多種新穎的媒材與表現手法,展現出更廣闊的創作可能。她也希望嘗試用水墨與當代表達方式結合,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視覺語言。
曾同學表示,接下來幾天會騎著腳踏車去走北京的街區,把這些體驗轉化成創作,最後會在共同展區展出我們的作品。”她透露,目前已初步設想將胡同的墻面質感、巷弄的狹長結構作為表現元素,用平面創作搭配肌理底材去呈現這種“老北京”的空間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