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兩岸專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葉牽兩岸:台灣青年的徑山茶緣
http://www.crntt.tw   2025-05-10 15:11:38
徑山茶宴表演資料圖片。(圖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評社北京5月10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春日的杭州徑山,茶香氤氳。自唐代起便名揚四海的徑山茶,歷經歲月洗禮,依然訴說著茶與文化的千年情緣。在這片茶香彌漫的山野間,80後台灣青年餘紀萱正追尋著她的文化根脈,書寫屬於自己的兩岸故事。

  餘紀萱出生在台北,父母皆為客家人。自幼,她便常聽母親講述祖輩的故事:“我們的根在廣東梅縣,外公的祖輩便來自那裡。”11歲那年,她隨父母來到福建馬祖南竿島,參與了多場兩岸文化交流活動。“每次見面,大陸的客家長輩們總是熱情地噓寒問暖,分享美食。”這些溫暖的場景深深印刻在她的記憶中,也為她與大陸的深厚情緣埋下了伏筆。

  在日本留學期間,餘紀萱結識了來自浙江的人生另一半。儘管在外學習、工作了10餘年,但她心中始終懷揣著回到大陸的願望。2019年,懷著對中華文化的熱愛與對鄉村振興的憧憬,餘紀萱與丈夫踏上回國之途,來到杭州餘杭發展。

  在日本期間,餘紀萱曾參與京都世界遺產觀光巴士的總體規劃,並在台灣文創領域屢獲殊榮。來到徑山後,餘紀萱深入研讀世界首部茶葉專著《茶經》,重走“茶聖”陸羽的問茶之路。她驚喜地發現,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徑山茶宴”,其點茶過程與品茶方式,竟與她自幼熟悉的“客家擂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原來中華各地的茶文化同根同源,皆由漢魏的粥茶文化與唐宋的煮茶、點茶文化演變而來。”這一發現讓餘紀萱對中華茶文化的傳播工作充滿使命感。在開發“徑山宋韵點茶體驗課程”時,每一次點茶、每一次擊打茶湯,都讓她想起兒時外公親手為她擂制的那碗茶湯,充滿親情與溫暖。

  帶著情感溫度的文創產品也更容易贏得市場青睞。不到兩年時間,餘紀萱與團隊不僅開發出宋韵點茶體驗課程,還打造了大徑山“陸羽與茶小僧”文旅IP形象及文創伴手禮,並創立了以徑山茶為原料的新中式茶飲品牌“陸羽泡的茶”,讓“綠葉子”變成了“金葉子”。

  2023年,餘紀萱“轉戰”鄉村民宿和酒店行業。她帶領團隊將閑置農房改造為獨具特色的民宿集群,結合良渚文化、宋韵文化等當地歷史人文特色,優化功能布局與運營動線,同時保留了原有的城鎮風貌。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