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庫匯聚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閩江論壇 以融合發展促鄉村振興
http://www.crntt.tw   2025-09-21 00:39:17
第四屆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閩江論壇20日在福州閩江學院開幕(主辦方供圖)
  中評社福州9月21日電(記者 束沐)第四屆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閩江論壇20日在福州開幕,海峽兩岸100多位專家學者、基層工作者及50餘名師生齊聚閩江學院,圍繞“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與文化振興”主題展開交流研討。論壇主辦、協辦和承辦單位代表在開幕會上致辭,回顧總結閩江論壇創立以來的優勢、特色與成果,並對閩江論壇的未來發展提出期許。

  閩江學院具光榮歷史 加強兩岸交流合作

  閩江學院副校長、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陳興明表示,閩江學院具有光榮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曾親自擔任閩江大學校長,為學校發展把方向、做規劃、抓改革、謀思路、解難題、辦實事。總書記和黨中央高度重視發揮福建在對台工作中的獨特優勢,閩江學院始終高度重視鄉村振興和兩岸融合發展工作,積極參與相關實踐,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作出貢獻。

  陳興明介紹,閩江學院先後成立了鄉村振興研究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發起成立了福建省鄉村振興研究會、海峽兩岸鄉建鄉創發展研究院,積極探索打造服務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示範區建設和鄉村振興的綜合研究與實踐平台,瞄准兩岸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調研、積極建言。閩江學院將進一步加強與兩岸各界的合作,共同為鄉村融合發展與文化振興貢獻力量。

  鄉村是中國人的原鄉 兩岸鄉村具有同一性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張文生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鄉村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原鄉,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和精神牽掛,沒有理由不把鄉村建設好、發展好。《意見》支持台胞參與福建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會公益等各項事業發展,《意見》為海峽兩岸的交流合作融合發展開辟了新的平台和機遇。

  張文生表示,海峽兩岸都是中國人的社會,兩岸鄉村在文化、習俗、治理、建設方面具有很多同一性。兩岸在鄉村建設、治理和發展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可以進行相互交流。尤其是近年來大陸吸引了一批台灣青年參與大陸鄉村建設,為兩岸鄉村融合發展帶來新的經驗,也構建了新的橋梁和紐帶。閩江學院堅持以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為主題,推動兩岸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交流,為推動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

  和平統一 土壤在鄉村、根源在文化、示範在福建

  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束沐表示,閩江論壇是兩岸共謀、共研、共促鄉村融合發展的智庫平台和交流舞台。中評智庫見證了論壇學術和輿論影響力發展壯大的全過程,也見證了兩岸鄉村振興和鄉建鄉創從理論詮釋、到理論構建,再到理論聯繫實際、理論指導實踐的全過程。台海形勢複雜嚴峻,但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根源在文化,扎根基層,土壤在鄉村,示範在福建。

  束沐表示,郭偉峰董事長去年拜訪閩江學院時指出,總書記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對涉台智庫建設也具有指導意義。我們一定會傳承郭偉峰先生開創的事業,將繼續深化與閩江學院的合作關係,充分發揮閩江學院在涉台領域“最優”專業特色,以鄉村振興推動民族復興,以兩岸融合促進心靈契合。

  閩台同根同源 鄉村承載兩岸共同鄉愁

  大會主持人、閩江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講座教授、海峽兩岸鄉建鄉創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鄧利娟表示,鄉村是根,文化是魂。兩岸閩台的兩地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廣大鄉村承載著海峽兩岸共同的記憶和鄉愁。《意見》明確要求促進文化領域融合發展,鼓勵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文化的寶貴傳承和創新發展。

  鄧利娟說,近年來,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不斷深化,鄉村建設和文化傳承創新等亮點紛呈,為兩岸融合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本屆論壇以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與文化振興為主題,旨在進一步匯聚兩岸智慧,合力探討,持續完善並拓展實踐途徑路徑,共同繪就鄉村振興和兩岸融合發展的美好藍圖。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