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日下午,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分組論壇舉行,聚焦大國關係(中評社 郭至君攝) |
中評社北京9月20日電(記者 郭至君)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18日下午舉行“大國關係走向”平行分組論壇,來自中、美、英、德、法等多國的學者和前防務高官參與討論,從各自角度剖析這個議題。中評社記者觀察到,3個多小時的討論中,出現的最高頻詞就是“溝通”、“對話”。
法國前外交與歐洲事務部部長、前國防部部長米勒謝·阿利奧·馬里表示,地緣政治緊張不斷,地區力量在崛起、演變,有矛盾也有共識,我們都意識到了風險的存在,新技術給大國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戰爭不是解決問題的好的手段,要建立對話溝通機制,努力避免互相之間的衝突,要重新建立信任。各國在歷史教訓中要超越競爭,要摧毀霸權邏輯,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世界。
德國東方夥伴應用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波恩特·博格說,大國都不要再採取更多的雙重標準,不要說一套做一套,要在接觸中積極擁抱世界變化,但這不容易做到。當今的大國關係迭加了政治的變化和安全問題,更加複雜,必須保持接觸,在安全利益方面不斷談判,也需要區域合作。
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退役中將何雷指出,無論大小、貧富、強弱,各國一律平等,和平共處是正確處理大國關係的基本準則,不衝突、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是正確樹立大國關係的“第一粒紐扣”,各國應當和睦相處,同舟共濟。大國要有共擔責任的意識,大國要有大國的胸懷,這樣才能促成世界的穩定與繁榮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