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庫匯聚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人工智能成香山論壇熱點 專家呼籲全球共治
http://www.crntt.tw   2025-09-22 00:38:34
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上,“中外名家對話”聚焦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治理議題(中評社 陳思遠攝)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電(記者 陳思遠)9月17日下午,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中,主題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治理”的“中外名家對話”會議召開。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演進的背景下,各國專家學者圍繞AI發展面臨的挑戰、治理路徑及國際合作等議題展開探討,一致強調需以“以人為本”為核心,通過全球協同應對技術風險,推動AI普惠包容發展。

  復旦大學副校長、全球人工智能創新治理中心執行主任陳志敏指出,AI發展面臨多維度挑戰。技術層面,模型數據缺陷及黑箱特性導致的不可解釋性構成內生隱患,深度偽造技術等被濫用則引發衍生犯罪風險;發展層面,少數發達國家與頭部企業壟斷核心技術,叠加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薄弱、技術依賴等問題,全球AI發展鴻溝持續擴大;治理層面,國際組織與國家間治理框架分散,缺乏有效協調機制,碎片化問題突出。

  荷蘭海牙應用科技大學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講席教授蘭普羅斯·斯特吉烏拉斯進一步指出,AI帶來的虛假信息傳播問題已滲透至政治、社交媒體、武裝控制及氣候變化等領域,不僅加劇公眾認知混亂,還影響《巴黎協定》等國際共識的推進。例如,部分勢力通過特殊平台傳播氣候變化虛假信息,干擾全球氣候治理進程,需通過公眾教育、科技治理惡意賬號、完善法律工具等綜合手段破解。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宋海濤分析,AI依托海量數據與高性能計算機顯卡實現突破性發展,當前正從側重感知、記憶的弱人工智能,向具備認知、決策能力的強人工智能邁進,未來10年或進入“超強人工智能”時代。預計到2030年,AI對全行業的重塑與滲透率將達30%,深刻改變全球經濟結構與競爭格局。

  在軍事領域,宋海濤表示,戰爭形態已從機械化、信息化演進至智能化,全域無人協同、網絡攻擊等成為新趨勢。但軍事AI應用也伴隨誤判、技術偏見、指揮失效等風險,需在全球範圍內達成安全治理共識,依托聯合國框架開展合作,建立統一標準體系,防範技術濫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