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科學院戰略評估咨詢中心研究員、大校游光榮回答中評社記者提問(中評社 陳思遠攝) |
中評社北京9月19日電(記者 陳思遠)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2026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批准近9000億美元軍費開支。該法案涉印太區域的10項條款中,有5項直接關聯台灣,其中“台灣安全合作倡議”援助預算從3億美元大幅增至10億美元,創下該倡議有史以來最高額度。針對法案涉台內容及美國加速發展無人作戰裝備等議題,軍事科學院戰略評估咨詢中心研究員、大校游光榮在北京香山論壇期間回答中評社記者提問時,明確闡述了中國的立場與應對舉措。
談及法案中的涉台條款,游光榮指出,無論美國政府如何更迭,“打台灣牌”都是美國兩黨政府的共識性策略,且在新形勢下,其相關手段和花樣還將不斷翻新。但游光榮強調,隨著中國綜合國力、軍事實力的持續增強,加之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與全民族堅定的統一意志,中國必然能夠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目標,任何外部勢力妄圖通過“以台遏華”阻礙中國統一進程的企圖,都注定無法得逞。
同時,游光榮指出,中國始終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此次九三閱兵所展現的布局便可印證這一立場。未來,中國將在涉及國家安全的重點領域,進一步加強裝備研發與科研創新能力提升,推動國防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以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
針對美國加速發展無人作戰裝備的動向,游光榮介紹了中國的應對思路。他指出,中國依據自身發展戰略,圍繞智能系統發展,同步推進無人作戰能力形成與反無人作戰能力構建兩條路徑。既提升自身無人作戰領域的實戰能力,又構建起應對外部無人作戰裝備威脅的有效防禦體系,確保在相關領域的國家安全與戰略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