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庫匯聚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香山論壇:聚焦全球治理困境 肯定中國作用
http://www.crntt.tw   2025-09-18 00:25:45
香山視界高端對話探討全球治理困境與中國貢獻(中評社 陳思遠攝)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記者 陳思遠)以“共護國際秩序,共促和平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17日啟幕。在香山論壇高端對話上,亞美尼亞前駐俄羅斯大使斯捷潘・格里戈良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就國際治理議題展開對話,圍繞中國全球治理倡議、多邊主義實踐、聯合國改革等核心,凸顯中國方案對國際秩序完善的重要意義。

  談及上合峰會期間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格里戈良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出台時機極具針對性。當前,聯合國、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等國際機構常陷入決策困境,難以有效應對全球治理多重危機,而中國作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世界大國,提出的該倡議為糾正治理亂象提供了可行方向。

  他指出,倡議中的諸多理念直擊國際秩序痛點:中國主張尊重國際法、反對“以武力定義權力”的霸權邏輯,可遏制“強權即公理”引發的世界混亂;“世界是一個大家庭”“彼此依存、相互尊重”的理念,既契合中國傳統哲學“以公正回應問題”的智慧,也與聯合國憲章核心精神一脈相承;尤為關鍵的是,倡議延續“一帶一路”包容思路,強調小國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讓小國在全球治理中擁有更多話語權,區別於部分國際項目排斥小國的做法。

  格里戈良同時強調,“西方”並非同質整體,在國際事務中立場存在分化。例如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獨立問題的投票中,多數歐洲國家與中國立場一致,支持巴勒斯坦獨立,與美國態度不同。這表明國際社會立場不能簡單以“西方”“非西方”劃分,而中國全球治理倡議兼顧不同國家利益訴求,具備廣泛適用性。

  談及多邊主義,鄭永年指出,當前國際社會對多邊主義的認知存在顯著分歧。美國推行的“排他性多邊主義”,核心是“拉幫結夥”、針對第三方國家,如聯合盟友針對中俄,本質是冷戰思維下的“製造敵人”模式,既讓東盟等國家陷入“選邊站”的兩難,也不符合當下國際形勢,對美國自身亦無益處。

  與之相對,中國踐行的是“包容性、開放性多邊主義”,聚焦成員國共同問題而非針對特定對象。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例,儘管中國與印度存在邊界衝突等分歧,仍能基於共同訴求開展合作,凸顯解決問題的實效;“一帶一路”倡議更是這一理念的生動實踐,為全球和平發展提供助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