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唐永紅(中評社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8月20日電(記者 盧哲)美國對台徵收“20%+N”疊加關稅,引發台灣產業強烈震盪。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唐永紅近日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台灣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都沒有可以與美國議價的籌碼,台灣對美國的戰略價值並不高。而兩岸政治上的矛盾沒有解決、互信沒有建立,就不可能有真正緊密的經濟合作,兩岸經濟一體化無法推展,台灣就可能一直處於現時困境當中。
唐永紅表示,叠加關稅的結果出乎島內大多數人的意料,同時這個結果也比與台灣有競爭的其他經濟體(例如日韓)都要高。這就導致被徵稅的產業、尤其是傳統產業,會面臨在美國市場上價格競爭力的巨幅下降。“例如對於島內一些傳統產業來說,他們是沒有那麼高的利潤率來消化掉這麼高的關稅的,相關產業無疑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唐永紅說,台灣島內市場有限、需求有限,產業主要面向出口,美國是台灣較大的一個出口目的地。現時若台灣多種向美國的出口產品都面臨高關稅的壓力,必然會顯著衝擊相關產業、特別是傳統產業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進而導致企業可能沒有利潤,產品可能就基本不太可能賣過去。”
唐永紅認為,美國市場出不去,但同時,要找到替代市場也不是那麼容易。“那麼企業可能就被迫減產甚至停工,很可能要關門,那麼其中的就業群體就面臨著失業的高風險。這些都是能預想的情形。所以島內這些傳統產業很憂慮。”唐永紅說,傳統產業包含的勞動力、人力資源多,就業的人口比例大,這樣就影響很多人的就業、收入甚至飯碗。因此引起島內社會對叠加關稅的反應、反彈比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