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民黨動態 】 【打 印】 
中評關注:國民黨首場造勢冷清 敲響警鐘
http://www.crntt.tw   2025-07-07 00:33:18
國民黨5日在台北舉辦的抗罷造勢,人潮不如預期。(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7月7日電(記者 張嘉文)7月26日登場的大罷免投票進入倒數,中國國民黨原本規劃周周造勢,但5日在台北市府前的首場大造勢卻出現人數稀落的狀況,在進入最後熱戰的階段,可說是對藍營敲響一記警鐘。

  從過往選戰經驗看,國民黨造勢場若空椅過多,代表除了支持者冷感外,組織動員更是出了問題,這對於藍營因遭受司法追殺,眾多地方黨部面臨團滅雖是無可厚非的狀況,但必須想出辦法解決,否則原本藍營規劃在26日大罷免投票前,周周有造勢,如果場場人數都不理想將重傷士氣。

  尤其是5日台北市首場大造勢,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國民黨台北市黨部書記長初文卿、總幹事姚富文從6月中被羈押至今,上周提出抗告遭到駁回,將繼續羈押。75歲的黃呂錦茹日前在法庭上崩潰痛哭,說再關下去會死在牢中。台北市黨部黨工個個如驚弓之鳥,根本難以再發揮能量。

  這次的罷免選戰並不是典型的藍綠對決,藍委要反制罷免,但少了明確對手,也少了激化群眾情緒的題材。許多藍委坦言,要向選民解釋出門“投不同意票”本身就是一道關卡,不像一般的選舉有支持人選那樣直觀,對照綠營將大罷免定位成懲罰“親中賣台”的政治訴求,相對簡單鮮明,國民黨在論述上明顯找不到主軸。

  原本賴清德的“團結十講”頻頻引發爭議,讓藍營一度找到突破口,但賴5日以颱風為由緊急取消第五講,接下來的演講專場是否就此取消尚無法得知,但總體來說,對藍營的變數非常大。

  從藍營七月的首場造勢趨於冷清來看,這股對賴清德的不滿怨氣尚未轉化成實際行動,這可能會是“盧蔣韓”鐵三角接下來的最大任務。鐵三角中,韓國瑜有創造議題的渲染力,蔣萬安則有年輕票優勢,盧秀燕被視為2028的藍營熱門人選,三人分工看似完美,但若沒有更明確的共同主軸,仍難產生整體加乘效果,現在藍軍缺乏的是,如何能把鐵三角能量轉化成基層動員能量。

   距大罷免投票僅剩半個月,對藍營來說時間已不容虛耗,接下來國民黨鐵三角若要發揮最大戰力,必須帶領目前藍營突破困境,讓藍營支持者和中間選民對“不同意罷免”有感,才能真正催出選票,否則即使“盧蔣韓”再合體百次,也恐怕對大罷免難以力挽狂瀾。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