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5月10日電/賴清德近期的作為被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痛批獨裁,甚至拿希特勒來類比,不但卻遭德國在台協會、以色列駐台辦事處等駐台單位譴責。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今天發聲挺朱,怒批這樣的發言,已非單純關切民主價值,而是赤裸裸地展現出西方根深蒂固的次殖民心態,一種把台灣視為教化對象的態度,自認可站在道德高地,“對我們的政治現實與歷史理解指指點點”。
中時新聞網報導,洪秀柱指出,在民進黨的打壓之下,國民黨處境極為辛苦與險惡,因此她要站出來說幾句話。她表示,當民進黨政府以行政優勢封殺異議,透過操作罷免、司法追殺、輿論抹黑等手段打壓反對聲音,在野黨對賴清德的批評,是就事論事,只是剛好而已。
對於德國在台協會口口聲聲強調納粹歷史“不可輕用”,但她洪秀柱認為提出歷史警示,恰恰是對這段歷史最嚴肅、最負責的對待。她說,希特勒於1933年掌權後,首先通過“授權法”,架空國會監督權,隨後清算社民黨與共產黨、壓制新聞與反對言論,建立秘密警察(蓋世太保)對異議分子進行司法迫害與寒蟬效應。這些手段與民進黨政府今日對在野黨的對待,在模式與邏輯上驚人雷同,不是因台灣已是納粹,而是某些權力邏輯正朝極權方向蠶食前進。
“我們借鏡納粹歷史,不是輕視,而是警告。”她強調,尊重歷史創傷的重量,也尊重歷史教育的使命,正因如此,歷史不能被“神聖化”到只能封存紀念、不能借鑑預警。
洪秀柱指出,德國等歐洲駐台單位若真誠關心民主,應將目光放在今日台灣民主的實質危機:一黨獨大、輿論操控、司法介入政治、國會制衡失靈。若這些問題在德國發生,貴協會難道會選擇噤聲?“我們指出這些問題,正是捍衛人民不被體制綁架的最後防線。”
洪秀柱強調,台灣不是歐洲的次殖民地,更不須任何“民主導師”來教台灣怎麼運作民主。“我們的抗爭、我們的警惕,源於對自由與制度的珍視。”她奉勸這些外國駐台單位,尊重歷史,也尊重現實,更尊重這片土地上人民真實而痛切的民主經驗。“歷史不是你們壟斷的教材,而是全人類共同記憶的鏡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