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藍委陳學聖、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今在網路直播節目“志聖鮮思”,邀請中研院院士吳玉山討論時事議題。(照:志聖鮮思節目提供) |
中評社台北8月12日電/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台灣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12日在網路直播節目“志聖鮮思”,邀請中研院院士吳玉山對談。吳玉山說,特朗普主義是國際秩序新轉變,台灣不能再用過去強調民主夥伴與共同價值等舊方式來跟美國互動,否則只會增加美國總統特朗普反感。
吳玉山首先表示,特朗普主義主要由三個面向構成,第一,美中霸權競爭,美國人做世界霸主這麼久,現在受到中國崛起的挑戰,感覺芒刺在背;第二,重商主義,全球分工下許多國家經濟崛起,美國覺得自己被掏空;第三,右翼民粹,由於美國貧富差距擴大,右翼民粹政客說服社會底層,相信美國被外國欺負,導致民族主義甚至種族主義蔓延。
吳玉山說,特朗普第一任期最常講“中國”(China),現在也常講非法移民破壞美國治安,而人的基因對不同族群感受最為強烈,所以特朗普可以在美國經濟困難時,開始以右派民粹動員支持者心理感受,告訴大眾應該要攻擊誰、恨誰,這與兩次大戰期間崛起的右派領導人墨索里尼、希特勒類似。
吳玉山續指,特朗普用的重商主義方法非常極端,沒有任何國家或哪個美國總統用過。特朗普用美國的購買力對付世界各國,關稅戰有至少五項功能,第一,平衡貿易逆差,不讓外國賺盡美國人的錢;第二,把所有國家都拉到美國投資,否則面臨高關稅,這是產業政策;第三,以關稅收入減少政府的預算赤字;第四,關稅戰和國家安全掛勾,用來壓制對手;第四,對其他國家的政治指指點點,進行干預,甚至影響其他國家之間的和戰。各國到美國投資,可能在初期有好處,但長期仍要面對美國高成本、高工資問題。如果特朗普這種高壓政策沒有持續,所有國家在美國的投資都會像潮水一樣洩掉。
吳玉山提醒,關稅戰顯示,如果兩國在經貿上骨肉相連,大國作勢要拉開,小國必然依附過去,以避免皮開肉綻的痛苦;但如果跟美國較無連結的大國,或不是單方依賴美國的國家,美國會較搞不定,如俄羅斯跟中國大陸。過度依賴一方,甚至認為這樣的狀態永遠不會改變,有朝一日變化就要大大吃苦,應就事論事瞭解實際狀況,今日的美國不是以前的美國,它已拋棄軟實力,變成全面的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