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專家觀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綠委解讀賴清德美媒專訪 強調台海和平
http://www.crntt.tw   2025-10-08 15:46:06
綠委鍾佳濱接受媒體採訪。(中評社 俞敦平攝)
  中評社台北10月8日電(記者 俞敦平)賴清德近日接受美國保守派主持人賽斯(Seth)專訪時表示,若特朗普能讓中國大陸領導人永遠放棄以武力犯台,“那他就值得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這番言論引發海內外關注,藍綠陣營針對其外交用語各有解讀。民主進步黨籍立委鍾佳濱與吳思瑤今天受訪時分別對此回應,強調賴清德此言旨在表達對台海和平的期許與台美合作的重要性,並非個人頌揚。

  賴清德的專訪內容聚焦台美關係、印太安全與台海局勢。近來美中對峙情勢緊張,台灣在區域戰略中角色愈發關鍵。賴清德以具象化說法強調和平的重要,被外界解讀為試圖向美國保守派釋出友好訊號,同時重申台灣致力維護區域穩定的立場。

  對此,鍾佳濱表示,台美溝通一向順暢,尤其在近期的關稅談判與經貿交流上互動頻繁。賴清德透過國際媒體闡述台灣立場,是向美方展現誠意與信心的積極作法。他指出,若特朗普真能促使台海局勢穩定,那不僅符合美台利益,也有助於全球民主陣營與國際秩序的和平發展,“任何致力於世界和平的國家領袖,都值得國際社會肯定”。

  吳思瑤則認為,賴清德的發言應被視為外交語境下的正面表達,而非個人崇拜。她指出,台灣的安全就是印太的安全,台美合作在經貿、國防與戰略層面都有助穩定區域局勢。她強調,“若有人能真正促成台海和平,當然值得國際肯定,這是對世界和平的普遍期待”。

  兩位立委皆指出,賴清德的談話並非針對特定人物,而是希望藉由具象比喻傳遞和平訊息。鍾佳濱更強調,台美之間的互動不應只停留在外交禮貌,而應建立在實質合作與共同責任之上。吳思瑤則補充,台灣在國際社會中愈發具備自信與能力,未來將持續扮演“和平推手”的角色,並在印太安全與全球經貿穩定中發揮影響力。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