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南10月4日電(記者 蔣繼平)美國喊話台、美晶片製造比例應調整為“五五分”引關注。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向中評社表示,美國有考量地緣政治下去風險化,及關稅談判單邊施壓等層面,但錯把晶片生產當成製造業來看,太過於簡化問題。他認為,五五分的比例台灣當然不可接受,但應設法去回應美方在意的晶片供應鏈韌性,這是可以做的部分。
另外針對台灣矽盾是否會逐漸被瓦解,王宏仁強調不會,並解釋大部分人都把科技業當作傳統製造業,但台積電海外設廠都遵守資訊不落地,只是將產能擴大到其他地方去來增加產能,並不要覺得會外移,台灣仍掌握關鍵技術。
王宏仁,德國杜賓根大學政治學博士。學術專長為國際關係理論(非西方理論建構之挑戰)、國際安全(亞太安全)、全球治理與國際秩序、兩岸關係。擔任“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理事長兼會長。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於9月28日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表示,他持續對台灣遊說晶片製造“五五分”的構想,也就是美台各自生產一半晶片,並拋出對“矽盾”的新解,他認為美國本土晶片充足才能保護台灣。
從整體戰略上來看,王宏仁表示,美國接下來會有新版“國防戰略”計畫出來,目前得到的風聲的確把台海看成是很高風險的地方,當然不見得有立即性風險,但未來上當作是主要預防的部分,背後預設中國有野心或意圖來去改變台海現狀,是有這樣的預設。
王宏仁認為,所謂“晶片五五分”是考量到去風險化,不希望晶片是台灣獨占,要變成美國化、在地化。美國的確有這樣的考量,戰略主要還是這樣的部分。
台積電對美投資已達1650億美元,是否還不夠滿足美國需求?
王宏仁表示,以盧特尼克所講的部分,可能對半導體產業沒有很瞭解,只是把台積電當作是製造公司,當成製造業來看。但台積電不是製造業,而是科技公司。若用生產供應製造鏈的想法,只用數學去區分,只看到怎麼會95%晶片都由台灣控制呢?所以要拿回主導權,那就太過於簡化了。
王宏仁表示,且台積電10位董事裡面,就有5個是美國人,1個是英國代表,所以就台積電的部分來講,不能把它切割成台灣問題,所以搶了美國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