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中常委、高雄市議員黃紹庭。(中評社 蔣繼平攝) |
中評社高雄10月3日電(記者 蔣繼平)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訂18日投票,近期各民調出爐、選戰白熱化。國民黨中常委、高雄市議員黃紹庭向中評社表示,從討論最熱絡的前3名來看,變成是“郝、鄭”在做拉鋸,但最後兩周還是有可能變化,“鄭、羅”是否有棄保效應有待觀察,但就要看選民比較希望由誰來出線,非任一方可策動。
黃紹庭,高雄人,東海大學物理學系、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工程碩士。現任國民黨中常委、國民黨高雄市議員。其父親黃芳仁也是前高雄市議員。
國民黨主席10月18日改選,共6人競逐,包括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前彰化縣長卓伯源、立委羅智強、前立委鄭麗文、前國大代表蔡志弘、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等人。
藍營內部2日傳出一份全黨員民調,候選人之中,鄭麗文以30%支持度大幅領先,郝龍斌以17.4%居次,羅智強以16.3%第三。不過,未表態的黨員仍有30%。
談到接下來選情變化,黃紹庭表示,這次選舉只剩兩周就要投票,也因為台中市長盧秀燕最後1分鐘的退出,造成現在局勢可以說一直在變化當中。若以最新的黨內民調來看,討論最熱絡的前3名,看起來也是2個較強,1個在迎頭趕上中。
會不會再有變化?黃紹庭認為,是有可能的,因為從盧秀燕決定留守台中後,絕大多數黨員原先都是希望盧秀燕出來,又變成很多人要重新尋找投票的對象,所以從領表登記到選舉,短短一個月時間就這麼多變化。
黃紹庭說,現在看起來,他個人觀察鄭麗文有點像4年前的張亞中,鄭麗文提出對黨改革的建議,的確是有收到黨員的迴響。他在地方觀察,過去的黃復興黨部、比較年輕的自主性黨員,好像比較支持鄭麗文這一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