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屆“阿里山百合花季”10月1日登場。(嘉義縣政府提供) |
中評社嘉義10月1日電/第2屆“阿里山百合花季”於10月1日正式揭幕,今年活動延長至為期一個月,並引進多達40種來自荷蘭的百合花新品種,在阿里山高山溫室中盛放不採收,讓遊客沉浸式體驗百合花的壯麗與柔美之美。
活動發起人為嘉義縣阿里山百合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夫人蕭燕月,她曾遠赴荷蘭參訪當地花卉展,“回國”後致力推動阿里山百合花季,促進在地花卉產業升級與觀光轉型。
承接產業的二代花農郝黎明及葉芝瑜在外累積經驗後選擇返鄉,在今年成立“朵映文創工作室”。團隊以阿里山百合為根本,結合設計、活動策劃與品牌行銷,期望將百合花卉產業轉型,讓更多人親近百合之美。
郝黎明表示,朵映文創團隊與合作社的目標是打造台灣專屬青創百合花品牌。去年首屆百合花季短短6天內吸引千人到訪,今年活動將拉長展期並擴大宣傳,預計可吸引超過3000名遊客上山賞花,盼藉由花季帶動觀光發展。活動地點位於阿里山鄉樂野村,鄰近阿里山鄉公所。
嘉義縣政府勞工暨青年發展處表示,縣府積極推動青年創業政策,透過補助計畫與輔導課程協助青年創業。“阿里山百合花季”即是青年創意結合在地文化的成功範例,展現地方產業轉型的無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