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南台灣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競:台北“國防”工業展看到四個問題
http://www.crntt.tw   2025-09-19 00:55:10
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前海軍中權軍艦艦長張競。(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高雄9月19日電(記者 蔣繼平)“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18日盛大開展,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前海軍中權軍艦艦長張競向中評社指出,台灣“國防”產業受到陸方制裁影響,許多台廠轉趨低調,深怕成為政治對抗犧牲品;別寄望綠營鼓吹成為美方供應鏈就能獲得安全保證,去看台積電被逼赴美就知道;聚焦單一“國防”客戶不夠廣泛;未連結社會韌性,業界似不感興趣。他認為這四個面向都值得深思。

  張競,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現為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也在文藻外語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

  外貿協會主辦的“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18日至20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展出,本屆主題為“先進國防”、永續飛行、韌性供應鏈、無人未來”,共14國、逾400家廠商參展。外商除指標性軍火商Lockheed Martin(洛馬)、Northrop Grumman(諾格)、BAE Systems、L3Harris等,也新增無人機Anduril新創公司、埃爾比特系統美國分公司(Elbit America)、捷克聖劍(Excalibur Army);台灣則包括國防部、太空中心、航太公會、亞創中心、漢翔、雷虎、中光電、仁寶電腦、昇達科等廠商。

  由於台官方大幅調高明年防務預算,使台北“國防”工業展受到很大矚目,但微妙的是,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都未出席開幕式,似顯低調。

  對今年TADTE看法,張競表示,第一,台灣政府採購案涉及“國防”與資通信技術商品都要求不得採用陸製,但陸製有性價比優勢,過去常有得標廠商因使用陸製而違約產生爭議,但最近大陸針對台“國防”產業採取制裁手段並管制出口關鍵零組件,爭議就嘎然而止。而當台廠發現自己是受制裁目標,許多公關活動也都轉趨低調。

  張競說,這一次航太“國防”展,各個展位對參觀人潮與索取資料者,其實都抱持審慎態度應對,就是擔心太過高調會成為陸方制裁的對象。所以說,參與廠商都必須考量航太與“國防”產業所具備的機敏特性,如果本身產品的上游供應鏈不能夠完全自主掌握,就很有可能成為政治對抗下的犧牲品。

  第二,張競指出,綠營執政期間,經常倡議並鼓勵航太“國防”產業商,不但要擺脫“紅色供應鏈”,並應積極加入歐美各國軍事裝備與武器供應鏈。許多綠營謀士智囊以及外圍學者,經常宣傳航太“國防”產業成為美軍武器裝備零組件供應商後,美方將會考量自己國防軍事供應鏈安全需求,增強對台灣的安全承諾。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