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德科技大學休閒與觀光管理學系助理教授、高雄市會展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志中。(中評社 蔣繼平攝) |
中評社高雄8月16日電(記者 蔣繼平)美國對台課徵對等關稅20%,還要疊加既有稅率,引發產業震撼。高雄市會展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志中向中評社表示,這次美國關稅政策是全球性災難,逃不掉也避不開,只能面對,政府祭出補貼是治標動作,把氣延長,不至於馬上斷氣,但產業還是要自主呼吸才是關鍵。
美國對台灣祭出“20%+N”對等關稅,總工會認為這將衝擊工具機、機械、資通訊、扣件、腳踏車、紡織成衣等傳統產業,並強調“傳統產業只占出口2成,卻養活全台8成勞工。”傳產界更開始盛傳“不做等死,做了找死”這句話。
楊志中表示,傳產業者以中部來講是自動化工具機重鎮,以南部來講是鋼鐵、扣件、金屬零組件,這些都是海嘯第一排,直接面對關稅衝擊。對等關稅實際開始執行,很多業者早有預估的心理準備,一定有衝擊,但衝擊程度到誰也不知道。
楊志中表示,目前有部分開始做美國以外地區商貿發展,這是救亡圖存的手段。美國的確是一個很大的經貿市場,甚至是主要市場,但官方與民間應該想辦法去找另一條生路,避免不斷去陷入美國的關稅泥沼無法自拔。
楊志中表示,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全球經貿是連動的,美國實施高關稅,其他國家也相對多多少少會跟進,所以國際經貿市場未來勢必進入戰國時代,但與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做生意是勢在必行的,業者應該在政府的協助下設法把“氣”撐的長一點。最怕企業無法承受衝擊而馬上就面對經營存續的問題。
楊志中表示,另一項關注的重點就是就業市場,其他經營者將本求利,一旦受到衝擊影響的時候,譬如成本提高、利潤降低時,勢必要做裁員或其他因應動作,這部分對基層勞工就業會產生影響,這是要關注的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