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曾俊弼。(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高雄8月11日電(記者 蔣繼平)美國8月7日正式實施對等關稅,台灣既有稅率再加20%。台灣外銷美國為主的蘭花產業遭到重創,蘭花原本是零關稅,4月10%關稅讓業者減少10%利潤、訂單衰退15%,關稅再增為20%後,業者痛喊“關稅加匯損,利潤都被吃掉了”,因無法放棄美國市場,產業只能先調節面對。
根據“農業部”統計,蝴蝶蘭產業2024年外銷產值新台幣49.4億元,佔花卉外銷產值65.4億元的76%,出口以美國40%(19.7億元)為大宗,其次為日本25%、越南11%、加拿大7%、澳大利亞5%。輸美以蝴蝶蘭種苗為大宗。蝴蝶蘭主要產地在台灣的南部,包括台南、屏東等地。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曾俊弼受訪時表示,蘭花銷美從零關稅變成20%,對產業衝擊很大,“關稅加上匯損,毛利受到很大的考驗,利潤都被吃掉了”,如何減量與轉移,都需做適當的調整。
“現在一定是痛苦的過程!”曾俊弼表示,農產品最大的問題是不確定性,因為蘭花未來兩年的訂單都已經在溫室裡面生產了,美國客戶取消訂單還有延緩就會造成塞車,後面的蘭花一直上來就會造成損耗。但美國的市場對台灣來說很重要,沒辦法悲觀,只能去面對去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