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8日電/就新華社報導,題:我國宣布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 開啟應對氣候變化新征程
新華社記者高敬
9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發表視頻致辭,宣布中國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目標。
專家表示,這是我國首次提出碳達峰階段後全經濟範圍、全溫室氣體淨排放下降等一攬子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系統性構建了涵蓋能源和產業轉型、政策工具創新等多維度指標的行動綱領,標誌著我國邁入了更加系統全面的低碳韌性發展新征程,並將為《巴黎協定》長期目標實現作出積極貢獻。
我國首次提出減排量目標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李高表示,這是我國首次提出覆蓋全經濟範圍、包括所有溫室氣體的絕對量減排目標,體現了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的堅定決心,為我國“十五五”“十六五”綠色低碳轉型指明了方向,展現了我國與各國攜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責任擔當,為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了巨大的確定性和穩定性。
李高表示,此次宣布的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是“1+3+3”的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一攬子目標。“到2035年,中國全經濟範圍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爭做得更好”,這個“1”是新提出的,是我國首次提出總量減排的目標,是我國碳排放從強度控制轉向總量控制的一個重大跨越。
他說,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中,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量、森林蓄積量3個量化指標,是對之前2030年目標中相關指標的進一步提升,展現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力度;新能源汽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氣候適應型社會建設,是3個新提出的定性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