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美國廣角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大而美”法案負面影響逐步凸顯
http://www.crntt.tw   2025-08-18 17:31:12
  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據大公報報導,美國特朗普政府執政以來一系列非常規政策操作的核心邏輯在於應對財政困境,即在存量債務壓力之下,為維繫美國經濟增長,亟需解決的核心問題是財政問題。近期特朗普的一系列動作指向其所面臨的這一財政壓力似有階段性緩解跡象。

  首先,“大而美”法案短期可能緩解債務滾動壓力並提振美國經濟。該法案是以減稅為首要目的,涵蓋政府支出調整、債務上限管理的一攬子方案。稅收方面,法案延長和升級2017年減稅法案中即將於2025年底到期的系列條款,並新增部分稅收優惠。支出調整方面,法案大幅削減醫療補助(Medicaid)、低收入食品福利(SNAP計畫)及清潔能源項目補貼三大領域支出。債務上限方面,法案將已有債務上限提高5萬億美元。

  其次,加徵對等關稅後,美國關稅收入明顯增加。近期,日本、韓國、歐盟等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均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根據這些協議,關稅稅率雖然較4月公布的對等稅率有所降低,但仍高於特朗普上任前的水平。據測算,截至8月1日,在一系列加徵關稅舉措下,美國的加權平均實際執行關稅可能會上升至21.1%,而平均有效關稅可能會上升至1943年以來的高位11.4%。

  再次,“納貢式”協議或要求也增強外部收入預期。除提高關稅外,歐洲、日本、韓國等經濟體已“承諾”大幅增加對美投資或購買。6月份,北約已明確同意在2035年前將成員國年度國防開支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儘管市場對於這些協議及承諾的實際執行力度仍持一定疑慮,但其短期宣示效應已顯現積極影響。

  但也需注意到的是,關稅上調本質上是對美國本國居民的加稅,其可持續性存疑。關稅政策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美國製造業競爭力問題。在美國國內產能短期內無法有效擴充的前提下,加徵關稅的實際負擔將會至少部分由美國本土企業或消費者承擔。根據截至2025年6月的數據來看,相比2024年底,美國實際關稅稅率由2.4%上升至10%,上升幅度達到7.6個百分點,而這一期間美國整體進口價格指數僅下跌0.1%,剔除食品、燃料之後上漲0.7%,指向至今本輪美國關稅稅率的上調大部分由美國本土所承擔。這可能導致居民實際購買力下降、非必需進口品需求萎縮,制約美國關稅收入的增長幅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