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美學者翁履中。(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7月4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俄羅斯總統普京3日就俄烏戰爭議題進行雙方通話。據克里姆林宮釋出訊息,普京重申俄方不會退縮,將堅持其“在烏克蘭的目標”並解決衝突的“根本原因”。美方則稱由於儲備不足,將暫停對烏克蘭運送某些重要武器。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4日在臉書分析烏克蘭前景,認為特朗普的態度和華府國安團隊的作為,已經讓烏克蘭進入國家的“存亡關頭”。
翁履中臉書全文如下:
Dennis全球政治筆記:特朗普與普京通話,美國暫停軍援烏克蘭
在美國本週先宣布暫停部分對烏克蘭的軍援後不久,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美國國慶日前夕,再次進行了一次長達一小時的電話交談。根據克里姆林宮釋出的訊息,兩人談及烏俄戰爭的“政治解決方案”,普京則重申俄方將堅持其“在烏克蘭的目標”。同一時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急於確認與特朗普的通話,希望釐清援助立場。
美國方面的說法出現分歧:白宮與國防部稱此舉是基於對彈藥庫存的戰略調整,國務院則淡化此事,強調對烏克蘭支持“未變”。但在歐洲與基輔眼中,這種“語意轉換”恐怕就是支持減退的前兆。
更值得注意的是,五角大廈與國務院間缺乏協調的跡象浮上檯面,顯示美國內部對烏克蘭政策已非一致看法。而這場政策混亂背後的真相是,特朗普的國安團隊主事者們,認定戰略資源必須越來越集中來面對美國唯一的對手,中國。
Dennis短評:烏克蘭前景難樂觀
特朗普凍結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配合與普京的高調通話,可能是特朗普“談判外交”策略的一環,但背後的政治訊號與戰略風險不容忽視。
首先,這項舉措是在未充分溝通盟友與烏克蘭本身的情況下實施,削弱美國長期建立的信任與威懾。從基輔外交部的措手不及、到歐洲國家的緊急應對,都可見決策程序混亂,並非成熟的戰略協調。
其次,特朗普過去宣稱“他上任一天內可結束戰爭”,但目前看來,他並未展現應有的壓力手段。既不對俄羅斯加強制裁,也未向烏克蘭釋放清晰軍援承諾,反而進一步模糊美方立場,讓普京有更多空間延長戰線、賭烏克蘭崩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