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委傅崐萁7日在總質詢時和卓榮泰對罵超過一小時。(中評社 張嘉文攝)
|
中評社台北10月8日電(記者 張嘉文)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造成下游光復鄉嚴重死傷,目前復原、重整工作仍在進行中,但此事件從一發生開始,朝野對峙的政治戲碼就上演,至今還愈演愈烈,呈現綠營上下全面圍剿以中國國民黨花蓮立委傅崑萁和其妻、花蓮縣長徐榛蔚為首的傅家勢力,大有“趁你病要你命”的味道在。綠營最終目標,恐怕仍是傅家系統在花蓮的根基,與2026年花蓮縣長選舉的布局。
傅崐萁與行政院長卓榮泰的正面對決起於馬太鞍堰塞湖災情爆發之時。卓在勘災期間突發火氣、當場離席,傅則批“中央”“袖手旁觀”;爾後,7日兩人在立法院總質詢時再度爆發言語衝突,雙方互不相讓,你一言我一語,整整對罵超過一小時。
而綠營這段時間也動員媒體名嘴、網路側翼等,幾乎是24小時對傅崐萁和花蓮縣府在第一時間撤離和救災不力等議題上大加批評,想要形塑出這次洪災,花蓮等於沒有縣政府的外界印象。
這場綠營發動的“災區政治戰”,背後應是有兩大核心動機。一是為大罷免失敗尋求延長賽的政治操作。傅崐萁是前階段綠營發動大罷免的頭號目標,但最終未能達標,對綠營而言是一大挫敗,此刻正好藉著災情,重新點燃攻擊火苗,將傅崐萁與徐榛蔚和“無能救災”、“夫妻共治”等負面標籤貼上,目的當然是要摧毀其傅家勢力在花蓮地方政治系統的長期信任和正當性。
第二則是為綠營2026花蓮縣長選舉提前鋪路,趁虛而入。徐榛蔚任期將於明年底屆滿,目前看來傅崐萁回鍋參選的可能性極低,傅家勢力下一步誰接棒,目前未見具體人選浮出水面。而此次災情正是綠營眼中“趁你病,要你命”的絕佳時機。只要能在這段空窗期創造破口,不但有機會在2026拿下花蓮主政權,更可藉此重塑花東板塊勢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