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市長盧秀燕。(台中市政府提供) |
中評社台中8月12日電(記者 方敬為)中國國民黨籍台中市長盧秀燕被勸進角逐今年底黨主席改選,但盧的幕僚卻透媒體釋放“傾向不選”訊號,雖然盧本人未把話說死,但幾乎是間接展現態度。其實盧秀燕不選黨魁的風聲早在中部地區傳遍,因為各派系都未見盧有所動作,完全不像是有意領導黨務之人,盧陣營當然是評估不選黨魁利大於弊,但根據支持者觀感及過去經驗來看,未必如此。
盧秀燕被視為代表國民黨角逐2028大選的熱門人物,今年底國民黨主席將改選,不少黨內人士與藍營支持者紛紛勸進盧秀燕參選,以替未來“更上層樓”做準備,但最近卻不斷有盧秀燕“表態”不選,或者“傾向”不選,甚至是可能指派“代理人”參選的消息傳出,測風向的意味相當濃厚。
盧秀燕8月5日至11日率團出訪澳洲,政壇認為,盧秀燕在市長第二任期以來,頻繁出訪日本、新加坡、澳洲等地,為了往後角逐大位鋪路的態勢相當明確;可是在攸關掌握提名機制以及選務、黨務運作的國民黨黨主席一職,盧的態度卻一直曖昧不明,讓黨內人士感到有些矛盾。
由於盧秀燕2026年就要卸任台中市長,距離2028大選還有2年空窗期,盧若沒有表現舞台,政治影響力很可能因此淡化,而接任黨主席會是有效的解方,且按照盧秀燕在黨內外的聲望,只要宣布參選,幾乎是篤定當選,盧秀燕就能夠黨務、選務合一,就好比當年的馬英九一般,是值得效法的成功模式。可是盧本身的意願卻不高,幕僚團隊也是“不支持參選黨主席”的聲音居多。
中部地區黨政人士很早就研判盧秀燕不選黨主席機率高,因為包括彰化、雲林等地方派系都沒有看到盧陣營有所動作,無論是拜會、請託都無,完全不像是有意參選黨魁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