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策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從海南封關看中國改革開放新格局
http://www.crntt.tw   2025-08-04 00:10:33
海南自貿港(來源:香港商報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評論員 林艷)海南自由貿易港將於12月18日正式啟動全島封關運作,這標誌著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47周年之際,中國改革開放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我們認為,海南自貿港的封關運作,既是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突破,也是新時代推動國家戰略轉型、構建國際經濟新格局的關鍵舉措。對於香港而言,更是機遇大於挑戰。

  第一,從“試驗田”到“制度高地”:海南封關標誌著中國制度型開放的新突破。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不斷通過設立經濟特區及自貿區等“試驗田”探索對外開放的路徑。而2018年開始探索的海南自貿港建設,無疑是中國自貿區體系的“最高形態”。作為中國歷史上首個由中央頂層設計、主動布局的省級自貿港,海南被賦予了“國內國際雙循環交匯點”的國家角色,其開放力度和政策紅利直追新加坡和杜拜等世界一流自由港。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自貿港封關,並非自貿區的簡單升級,更不是物理意義上的隔離,而是以制度型開放為核心的系統性變革,這一點早在2021年中央專門頒布《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時就已見端倪。海南的制度型開放,包括構建“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的海關監管模式,實行“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等稅收制度,賦予海南更大的立法自主權等,這些實際使海南全省成為了一個“境內關外”的特殊經濟區域。中央對海南自貿港的高規格設計和政策突破,可以說是史無前例,在中國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向“規則、管理、標準”的制度型開放轉型中具有標誌性意義,深刻彰顯了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和魄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