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頭條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自製衛星福衛8號起運赴美 賴清德觀禮
http://www.crntt.tw   2025-10-07 18:17:44
台灣首顆自製“衛星星系”福衛8號7日舉行起運典禮。(中評社 盧誠輝攝)
  中評社新竹10月7日電(記者 盧誠輝)台灣首顆自製“衛星星系”福衛8號7日在太空中心(TASA)舉行起運典禮,賴清德致詞時表示,他特別將福衛8號以台灣已故導演齊柏林的名字來命名為“齊柏林衛星”,希望這顆衛星能過鏡頭讓世界看見台灣。

  太空中心7日舉行福衛8號起運典禮,包括賴清德、“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中國國民黨籍新竹縣長楊文科、台灣民眾黨籍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國民黨籍法法委員鄭正鈐、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柯建銘、鍾佳濱、蘇巧慧、張雅琳等人都到場出席。

  賴清德指出,太空科技是台灣未來發展重點,包含氣象、光學遙測、合成孔徑雷達和通訊等衛星,攸關人民福祉,尤其是福衛8號能提高台灣遙測地表影像能力與效率,藉由打造自製、自主衛星的過程,帶動台灣太空科技及產業的發展。

  吳誠文表示,太空領域是全球急速蓬勃的新興產業,台灣具有高科技研發及製程的優勢,為達成賴清德“競逐太空”政策指示,政府推出太空產業深耕計畫,更透過福衛8號研製過程,與民間產業攜手合作,促使台灣產官學研腳步可以更快、更整齊。

  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則表示,福衛8號是由6顆高解析度與2顆超高解析度的光學遙測衛星組成星系,設計與整合都在台灣進行,關鍵元件自製率達84%,預計將從今年底起逐年發射,預計2031年會布建完成。

  吳宗信指出,福衛8號平面解析度比現役的福衛5號顯著提升,可為遙測成果帶來許多應用面的突破,福衛5號解析度僅2米,而福衛8號的前6顆原始解析度為1米、後2顆原始解析度更小於1米,約為原先只可拍到“模糊車影”,進階到可辨識車輛形狀,分得出卡車與轎車的區別。

  他提到,福衛8號星系以“團隊合作”模式進行取像任務,從太空中拍攝台灣,取像頻率可由每2日取像同地點1次,提高到每日3次,讓地表影像更清晰,為台灣建構更綿密的影像監測網與地表影像資料庫。

  吳宗信強調,福衛8號肩負提高衛星關鍵元件自製比例的任務,透過選用高可靠度的自產元件來提升台灣的產業實力,再加上其他研發計畫,包括新創追星、被動反射面天線合成孔徑雷達酬載、通訊衛星研發、福衛9號、Beyond 5G低軌通訊衛星、光學酬載產業等深耕計畫,目前已有66項元件或技術取得階段性成果。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