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頭條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走進旅順日俄監獄舊址 百年史證警醒國人
http://www.crntt.tw   2025-08-20 00:15:25
監獄內部長長的走廊(中評社 陳思遠攝)
  中評社大連8月20日電(記者 陳思遠)在大連旅順口區,與萬忠墓相隔不遠的日俄監獄舊址,是另一處鐫刻著近代中國屈辱史的印記。這座由沙俄始建於1902年、後經日本擴建的監獄,曾是近代東亞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殖民監獄遺址,見證了俄、日兩國對旅順口的先後侵占與殖民統治。

  8月19日上午,兩岸記者及媒體人來到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參訪。踏入監獄圍牆內,2.6萬平方米的區域裡,275間牢房整齊排列,這裡最多可同時關押2000多人。冰冷的磚石結構間,陰森壓抑的氣息撲面而來,牢房內空間狹窄、設施簡陋,悶熱的空氣仿佛將百年前的苦難與絕望一並封存。

  兩岸記者及媒體人於8月19日上午,參訪了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監獄圍牆內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有各種牢房275間,可同時關押2000多人。冰冷的磚石結構間彌漫著陰森壓抑的氣息,牢房內空間狹窄,設施簡陋,非常悶熱。

  1894年7月,日本挑起甲午戰爭,戰後強迫清政府簽訂《中日馬關條約》並占領遼東半島。後在俄、德、法三國干涉下,日本獲清政府追加的三千萬兩白銀後歸還遼東。1897年12月,俄國以“還遼有功”為由強占旅順口,1898年3月又迫使清政府簽訂《旅大租地條約》,開始對旅順長達7年的殖民統治。為維護殖民統治、鎮壓中國人民反抗,俄關東州總督阿列克謝耶夫於1902年經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在旅順元寶坊修建了這所監獄。

  歷史上,這裡囚禁過無數奮起反抗殖民壓迫的中國民眾、朝鮮愛國志士以及國際進步人士。他們在獄中遭受了種種酷刑折磨,許多人最終殞命於絞刑架下。據史料記載,僅1942年至1945年這三年間,就有近千名抗日志士在此被秘密處決,他們的遺骸多被隨意掩埋或投入海中。

  如今,展區內陳列的鐐銬、刑具、囚犯衣物等實物,結合幸存者的口述史料與歷史照片,全方位、多角度地真實還原了殖民統治者的野蠻暴行。緩步走過陰森的牢房長廊,指尖觸及冰冷的牆壁,那段被侵略、被壓迫的苦難歷史便愈發清晰可感,讓人更加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和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