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振清(中評社資料照) |
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記者 海涵)針對美國對台徵收超高迭加關稅及其引發的經濟社會後果,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鄭振清8月16日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指出,美國此輪對台超高迭加關稅將直擊台灣的產業命脈,今明兩年台灣的經濟下滑趨勢,將如同一頭逐步碾壓過來的“灰犀牛”。產業衰退、失業率上升與薪資下滑等問題將引發台灣新一輪的社會變革與政治秩序調整。台灣政治新生代和青年世代應適應新的社會變革,鍛煉出新的社會進步力量,展開未來兩岸統一與良好治理的政治新視野。
鄭振清長期從事政治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社會治理研究、台灣社會變遷與兩岸關係研究,多次赴台進行田野調查與學術交流,開展兩岸民意調查的綜合研究。
台灣對美出口面臨60年來最高綜合稅負,加速產業外移與衰退
自8月7日起,美國對從台灣地區進口的商品,在既有關稅(MFN稅率)基礎上迭加20%的“對等關稅”,即“20%+N”的迭加關稅。再考慮到從5月初到8月上旬,新台幣對美元匯率7%-10%的大幅升值,目前台灣企業出口美國的實際稅負在30%到40%之間,而且台灣鋼鐵製品輸美的迭加關稅高達45%。特朗普還要對未承諾赴美投資的廠商的半導體產品徵收100%的關稅,並聲稱台積電將在美投資3000億美元。此外,台灣有可能比照韓國對美國工農產品開放市場。
鄭振清指出,這是台灣自1960年代初走向出口導向工業化以來遭遇到的最高綜合稅負,勢必嚴重衝擊台灣的產業經濟和宏觀經濟,也將引發自1980年代末台灣經濟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以來最大的社會動蕩局面。 |